▍ 1.长四丙发射成功
▍ 2.长征八号首次飞行试验圆满成功
▍ 3.嫦娥五号返回地球

摘要:北京时间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成功着陆,标志着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
事件始末:嫦娥五号于11月24日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并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探测器顺利进入环月圆轨道。此后,探测器经历组合体分离、环月降轨及动力下降,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于12月1日在月球正面着陆并开展采样工作。12月3日,上升器点火起飞、精准入轨,于6日完成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之间的交会对接及样品转移,此后按计划分离并受控落月。12月12日至16日,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在完成2次月地转移入射、2次轨道修正后,返回器于12月17日与轨道器分离并重返地球。
圈点: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毛主席,我们做到了。
▍ 4.世界首座高铁悬索桥通车
▍ 5.SpaceX星舰原型机着陆时爆炸

导读:SpaceX的最新飞船“星舰”SN-8原型机于当地时间12月9日进行了试飞。但由于燃料箱压力低,“星舰”在着陆时爆炸。
事件经过:飞船全程约7分钟。飞行期间,三个引擎中的两个熄火,但飞船还是抵达了12.5千米的指定高度。下降过程中,“星舰”的第三个发动机也熄火了。在着陆之前,飞船重新点燃了引擎。但由于飞船的速度太快,最终还是爆炸了。爆炸引发了一个巨大的火球,“星舰”炸成碎片,现场浓烟滚滚,吞没了降落点。
事件态度:尽管着陆失败,但马斯克仍对此表示乐观。他在发射之前就表示,本次“星舰”原型机 成功返航的几率只有三分之一,并认为飞船“还有很多地方要修正”。而试飞成功抵达指定高度,马斯克还是难掩兴奋之情。
▍ 6.中国一箭双星再次发射成功

简介:12月10日4时14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将引力波暴高能电磁对应体全天监测器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
详情:引力波暴高能电磁对应体全天监测器卫星由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空间科学(二期)部署,2颗小卫星采用共轭轨道星座布局,将对引力波伽马暴、快速射电暴高能辐射、特殊伽马暴和磁星爆发等高能天体爆发现象进行全天监测,研究中子星、黑洞等致密天体及其并合过程。
▍ 7.SpaceX升级版货运龙飞船首飞
▍ 8.中国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问世

200秒只是短短一瞬,6亿年早已是沧海桑田。
12月4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宣布潘建伟等人成功构建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求解数学算法高斯玻色取样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要用6亿年。这一突破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实现“量子优越性”的国家。
去年9月,美国谷歌公司推出53个量子比特的计算机“悬铃木”,对一个数学算法的计算只需200秒,而当时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顶峰”需2天,实现了“量子优越性”。
实验显示,当求解5000万个样本的高斯玻色取样时,“九章”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富岳”需6亿年。等效来看,“九章”的计算速度比“悬铃木”快100亿倍,并弥补了“悬铃木”依赖样本数量的技术漏洞。
圈点:太赞了,虽然不是太明白,鼓掌就对了!
▍ 9.我国首次在月球独立展示国旗

事件介绍:12月3日23时10分,嫦娥五号上升器3000N发动机工作约6分钟,成功将携带样品的上升器送入到预定环月轨道。点火起飞前,着上组合体实现月面国旗展开。这是我国在月球表面首次实现国旗的“独立展示”,也标志着月面国旗展示系统圆满成功。
圈点: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 10.克罗地亚跨海大桥中国造
▍ 11.“奋斗者”号成功完成万米海试

事件介绍:11月28日上午8时30分许,随着一阵汽笛声响,在马里亚纳海沟结束科考任务的“探索一号”科考船在三亚南山港码头靠泊下锚,成功实现10909米坐底记录的“奋斗者”号也随船胜利返航。
事件声音:习近平致“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万米海试并胜利返航的贺信:值此“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万米海试并胜利返航之际,谨向你们致以热烈的祝贺!向所有致力于深海装备研发、深渊科学研究的科研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 12.嫦娥五号完成第一次轨道修正

事件介绍:11月24日22时6分,嫦娥五号探测器3000N发动机工作2秒多,顺利完成第一次轨道修正,继续飞向月球。截至第一次轨道修正时,嫦娥五号探测器各系统状态良好,已在轨飞行约17个小时,距离地球约16万公里。
事件解读:嫦娥五号探测器在飞行过程中,受各种因素影响,会产生轨道偏差,需要测定探测器实际飞行轨道与设计轨道之间的偏差,完成对应的轨道控制,确保探测器始终飞行在适当的轨道上。
▍ 13.嫦娥五号发射成功
▍ 14.欧洲“一箭双星”发射失败

事件介绍:欧洲阿丽亚娜航天公司(Arianespace)当天发布通报称,该公司的“织女星”运载火箭11月17日携载2颗卫星从法国圭亚那库鲁航天发射场升空,目前已经偏离轨迹,没有完成任务。
延伸阅读:阿丽亚娜五型火箭是欧洲生产的大推力系列火箭,其中阿丽亚娜五——ECA型特大推力火箭的发射能力达到十吨,它是目前阿丽亚娜空间公司执行发射任务的主力。
▍ 15.科学家研制出有望替代塑料的仿生新材料
▍ 16.辉瑞新冠疫苗报告90%有效

事件简介:11月9日消息,据美联社报道,辉瑞公司表示,大型研究结果显示,辉瑞研制的新冠疫苗阻止了90%的新冠感染。
事件相关:此前,辉瑞公司曾表示,预计将会在11月下旬在美国申请其正在研发的新冠疫苗的紧急使用授权。如果申请成功,意味著该疫苗可能在今年年底在美国面世。同时,辉瑞还需要约4.4万人规模的临床试验的安全性数据。
▍ 17.维珍高速“胶囊列车”首次载人测试

11月8日,维珍超回路公司的高速“胶囊列车”首次载人测试完成。
事件详情:该测试在位于美国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郊外沙漠中的DevLoop测试管道上进行,最先坐上列车的两名乘客分别是维珍超回路的首席技术官兼联合创始人Josh Giegel,以及乘客体验主管Sara Luchian。当天座舱的测试速度最高达到了约172公里/小时。
延伸阅读:超回路列车(hyperloop)又称超级高铁,是一种能在真空管中高速行驶车辆的总称,时速可高达600英里每小时。2012年,特斯拉和SpaceX的CEO埃隆·马斯克对这种技术重新提出构想。维珍超回路公司则基于马斯克对这种未来运输系统的设想,于2014年正式成立。
圈点:此次测试的速度距离每小时600英里的最高时速仍差很远,但仍然是里程碑式的成就,并且让这种超回路技术距离商业化更近了一步。
▍ 18.第五代飞行汽车完成首次试飞

事件介绍:11月8日消息,日前,在斯洛伐克的皮埃斯塔尼机场,第五代飞行汽车完成了首次飞行。这辆飞行汽车,可以在三分钟内从公路车辆变成飞机。它的行程范围大约为1000公里,飞行速度高达每小时200公里。飞行汽车计划在未来6个月内交付给买家,每辆车的价格在60万到75万美元之间。
圈点:飞行汽车的实用化还必须关注另一个极其重要的维度:密集起降应用环境下的安全性。
▍ 19.谷神星一号商业火箭首飞成功

摘要:2020年11月7日15时12分,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首飞,并顺利将天启星座十一星送入预定轨道。
延伸阅读: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是北京星河动力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一款小型固体商业运载火箭,可满足近地轨道微小型卫星发射需求。
▍ 20.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事件介绍:2020年11月6日11时19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将NewSat9-18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还搭载发射了电子科技大学号卫星、北航空事卫星一号和八一03星。
圈点:这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51次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