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记》记载,秦本为古部落,其首领非子为周孝王养马有成绩,被赐姓为“嬴”。后救周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皇统一六国,始建秦国。前221年,嬴政称帝,史称“秦始皇”。 秦朝在中央设三公九卿,地方上以郡县制代分封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筑长城以拒外敌,凿灵渠以通水系。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奠定中国2000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故称“百代都行秦政法”。
公元前208年
巨鹿之战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公元前213年
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又称“焚诗书,坑术士”,西汉之后称“焚书坑儒”。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
焚书:《史记·秦始皇本纪》: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
坑儒:《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闻(侯生、卢生)亡,乃大怒曰:“吾前收天下书不中用者尽去之。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方士欲练以求奇药。今闻韩众去不报,徐巿等费以巨万计,终不得药,徒奸利相告日闻。卢生等吾尊赐之甚厚,今乃诽谤我,以重吾不德也。诸生在咸阳者,吾使人廉问,或为訞言以乱黔首。”於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皆阬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後。
《史记·儒林列传》: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
焚书:《史记·秦始皇本纪》: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
坑儒:《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闻(侯生、卢生)亡,乃大怒曰:“吾前收天下书不中用者尽去之。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方士欲练以求奇药。今闻韩众去不报,徐巿等费以巨万计,终不得药,徒奸利相告日闻。卢生等吾尊赐之甚厚,今乃诽谤我,以重吾不德也。诸生在咸阳者,吾使人廉问,或为訞言以乱黔首。”於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皆阬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後。
《史记·儒林列传》: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
公元前215年
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且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
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取河南地,其后筑起“西起临洮(今甘肃山尼县),东止辽东(今辽宁省),蜿蜒一万余里”的长城。自秦始皇筑长城之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取河南地,其后筑起“西起临洮(今甘肃山尼县),东止辽东(今辽宁省),蜿蜒一万余里”的长城。自秦始皇筑长城之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公元前215年
北击匈奴
中原混乱,秦国忙于统一六国,各国都没有精力对付北边的匈奴人,匈奴人乘机南下,重新占领了北部边郡的许多地方,直接威胁着秦朝的政治中心咸阳。
秦始皇三十三年初春,蒙恬主力军由九原(今内蒙古五原县)渡过黄河,攻击高阙与陶山(今狼山山脉),一部军西渡黄河进入贺兰山脉。匈奴震于秦之兵威,向北远遁。于是秦赵原被匈奴侵占之地全部恢复。
秦攻匈奴之战是秦帝国中央关于“天下版图”南北扩张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一系列征服战争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格局。
秦始皇三十三年初春,蒙恬主力军由九原(今内蒙古五原县)渡过黄河,攻击高阙与陶山(今狼山山脉),一部军西渡黄河进入贺兰山脉。匈奴震于秦之兵威,向北远遁。于是秦赵原被匈奴侵占之地全部恢复。
秦攻匈奴之战是秦帝国中央关于“天下版图”南北扩张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一系列征服战争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格局。
公元前221年
一统六合
秦国自商鞅推行变法,迅速国富民强,逐渐在七国角力中,占据上风。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铲除了丞相吕不韦和长信侯嫪毐集团,开始亲政。秦王政在李斯、尉缭等人的协助下制定了“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的策略。具体的措施是:笼络燕齐,稳住魏楚,消灭韩赵;远交近攻,逐个击破。
从公元前230年攻打韩国到前221年灭齐国结束,共计10年的时间,先后按顺序消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中国自春秋以来长达500多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中央集权国家。
从公元前230年攻打韩国到前221年灭齐国结束,共计10年的时间,先后按顺序消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中国自春秋以来长达500多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中央集权国家。
公元前221年
书同文,车同轨
在秦始皇统一中原之前,列国的文字也很不统一。就是一样的文字,也有好几种写法。秦统一中原后,秦始皇下令李斯统一为后世所称的小篆。
各地的马车大小也不一样,因此车道也有宽有窄。规定车辆上两个轮子的距离一律改为六尺,使车轮的距离相同。
《史记·秦始皇本纪》:“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各地的马车大小也不一样,因此车道也有宽有窄。规定车辆上两个轮子的距离一律改为六尺,使车轮的距离相同。
《史记·秦始皇本纪》:“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公元前221年
行郡县制
县制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国,楚武王熊通;郡制起源于秦国,秦穆公嬴任好;经过历代法家代表的改革,最终成型于秦汉时期。
秦朝建立之后,秦始皇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取消西周时期流传下来的分封制,国家管理上推行单一的郡县制,废诸侯,立郡县,分天下为36郡。
秦朝建立之后,秦始皇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取消西周时期流传下来的分封制,国家管理上推行单一的郡县制,废诸侯,立郡县,分天下为36郡。
公元前221年
统一货币
秦始皇废止战国时各国形制和轻重大小各不相同的货币,改以黄金为上币,以镒(二十两)为单位;以秦国旧行的圆形方孔铜钱为下币,文曰半两,重如其文。
公元前221年
统一度量衡
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如今传世之“商鞅量”,上有铭文记有秦孝公监造。
公元前227年
荆轲刺秦王
秦国灭赵后,兵锋直指燕国南界,太子丹决定派荆轲入秦行刺秦王。
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嬴政。秦王在咸阳宫召见了他。荆轲在献燕督亢地图时,图穷匕见,但最终行刺失败,被秦王侍卫所杀
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嬴政。秦王在咸阳宫召见了他。荆轲在献燕督亢地图时,图穷匕见,但最终行刺失败,被秦王侍卫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