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阅读:大事记盘点:2020年科技热点事件
▍ 1.中国开启火星探测

事件介绍:4月24日上午消息:国家航天局宣布,将我国行星探测任务命名“天问系列”,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命名为“天问一号”,同时公布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标识“揽星九天”。
事件相关:“天问”,是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它也是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写的一首长诗。这首诗讲的是屈原对于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现象的发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面对未知的天地,屈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表达了对真理执著的追求。
圈点:你好,天问一号!
▍ 2.中国“天眼”开启地外文明搜索
▍ 3.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

事件介绍:5月5日18时,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研制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约489秒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事件意义:此次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进入预定轨道后将开展高速再入返回、控制、回收等关键技术试验验证,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建造运营和载人深空探测奠定坚实基础。这是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首战告捷,拉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序幕。
圈点: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起步虽晚,中国航天人却奋起直追、弯道超车,在载人航天领域的世界舞台上彰显着大国担当、中国智慧。
▍ 4.世界最高刚构墩桥梁

事件摘要:6月23日下午13时许,随着最后一泵混凝土的浇筑,金阳河特大桥高达196米的6号主墩封顶,世界最高刚构墩桥梁的高度纪录由此刷新,成为中国桥梁建设的最新丰碑。
内容介绍:2017年11月,金阳河特大桥项目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大桥由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援助和金阳县政府自筹建设,中国电建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代建,四川铁投集团所属四川路桥承建,总投资3.39亿元。大桥采用预应力连续现浇箱梁连续刚构的跨径结构,桥身全长757.5米,桥面高出河床约238米,8个桥墩中有3个墩位于峡谷的“V”型底部,高度均超过100米。
圈点:当地政府选址与老县城一河之隔的对岸,新旧县城虽只有一河之隔,直线距离1500米,却无跨河通道,车程需要1个多小时,来往十分不便,一座连接两岸的大桥就成了金阳人的共同期盼。
▍ 5.天问一号探测器传回地月合影
▍ 6.我国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成功返回

事件介绍: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的可重复使用航天器,在轨飞行2天后,于9月6日成功返回预定着陆场。
事件意义:这次试验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技术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后续可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价的往返方式。
圈点:“可重复使用,这是未来航天事业的一个方向。”目前“可重复使用”航天技术做得最成功的是美国,1981年美国的航天飞机首次发射成功,其可反复使用。进入21世纪后,SpaceX的‘猎鹰9’火箭一级重复使用己达6次。中国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 7.嫦娥五号发射成功
▍ 8.“奋斗者”号成功完成万米海试

事件介绍:11月28日上午8时30分许,随着一阵汽笛声响,在马里亚纳海沟结束科考任务的“探索一号”科考船在三亚南山港码头靠泊下锚,成功实现10909米坐底记录的“奋斗者”号也随船胜利返航。
事件声音:习近平致“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万米海试并胜利返航的贺信:值此“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万米海试并胜利返航之际,谨向你们致以热烈的祝贺!向所有致力于深海装备研发、深渊科学研究的科研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 9.中国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问世

200秒只是短短一瞬,6亿年早已是沧海桑田。
12月4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宣布潘建伟等人成功构建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求解数学算法高斯玻色取样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要用6亿年。这一突破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实现“量子优越性”的国家。
去年9月,美国谷歌公司推出53个量子比特的计算机“悬铃木”,对一个数学算法的计算只需200秒,而当时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顶峰”需2天,实现了“量子优越性”。
实验显示,当求解5000万个样本的高斯玻色取样时,“九章”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富岳”需6亿年。等效来看,“九章”的计算速度比“悬铃木”快100亿倍,并弥补了“悬铃木”依赖样本数量的技术漏洞。
圈点:太赞了,虽然不是太明白,鼓掌就对了!